企业为什么需要一支技术教练团队

企业会想要建设一支内部技术教练团队,通常是为了满足数字化转型的需要。 数字化转型中,持续交付的能力是核心能力。要实现持续交付,需要 CI/CD 流水线,微服务架构,容器化等新的技能。其次必须把质量工作前移,从检测变成预防,让开发人员对质量负责。传统的开发负责功能开发,测试人员负责质量保障的模式,几个弊端:

  1. 发现问题相对较晚,修复成本更高,还有开发人员与测试人员之间的沟通成本和开发人员在开发新功能和修复缺陷之间的多任务切换导致的效率损失。
  2. 测试周期长,不能频繁执行回归测试,不能随时有信心重构代码,以保持灵活性。
  3. 测试团队膨胀,导致沟通管理成本变高。

相对而言,CI/CD,微服务,容器化属于基础设施,只需要部分人掌握即可,业务开发工程师只要学会使用,成本不高。但业务开发工程师必须学会的是编写测试代码和重构代码的技术。 基于行业普遍缺乏基本功的现实,需要培养的人数众多,通过引入外部技术教练可以缩短培养周期,更快看到效果,但外部技术教练本身也很稀缺,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价格也水涨船高,并且因为市场需求大,导致优秀的教练难以长期高投入度地服务于同一家企业。 另外,由于行业特殊性,尤其金融行业的业务复杂度较高,外部教练也需要花时间熟悉业务才能指导业务开发,否则只能隔靴搔痒。

除了支持数字化转型,内部教练队伍还有两个好处。

1、降低选人门槛,缓解招聘压力
毕业生招聘市场压力大,优质学生被大厂高年薪争夺。 就算招进来了,技术人才培养一直也是 HR 的难题。基于内部教练团队发展出技术人才的胜任力模型,课程体系和导师池,建立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模式,可以有效降低人才招聘的门槛,加速技术人员的成长。 另外,有内部教练团队,本身也能体现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重视,对于雇主品牌也有加分效果。

2、经验沉淀
企业内部的资深工程师,要想往上发展,往往只能转架构,技术管理,业务管理。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不能得到很好的传承,并且上层的岗位数量也有限,导致资深工程师不得不另寻良木,企业流失了一名经验丰富的人才。 而有了教练团队,对于资深人才,也是另一条上升通道。 那些资深开发人员,很多对业务和管理都不感兴趣,但对技术充满热情,也热爱培养他人,这时就有了施展的舞台,也能够获得价值上的认可。对于企业,就留住这些经验丰富的资深人才,并且将他们的经验在一线传承下来。